拉康认为,自我是一个虚构的概念,它是由个体在镜像阶段中对自己的误认而形成的。这个镜像自我只是一个表象,它掩盖了我们真正的自我,即欲望的主体。
反思自我实际上是一种试图通过镜像自我来理解真正的自我,但这注定是徒劳的。因为镜像自我并不是真正的自我,它只是对自我的一个误认。因此,反思自我不仅不能触及到真正的自我,反而会进一步强化镜像自我的虚假性。
当我们反思自我时,我们可能会开始质疑我们所认为的自己,导致自卑。我们可能会意识到我们的自我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人的期望和社会规范。我们也可能发现,我们的自我意识无法触及我们行为和欲望的真正根源。
这种对自我的认识可以动摇我们对自我的虚假执着。它可以让我们看到自我只是一个不断变化、被建构的幻觉,而不是一个固定的、真实的实体。而一但虚假自我的崩塌,它涉及到大量的焦虑和不确定性,这是十分创伤的。我们可能需要哀悼我们失去的自我形象,并学会以一种新的方式看待自己。
有些人可能能够通过反思自我来实现更真实的存在感,而另一些人可能发现这个过程过于困难或令人不安。
真正的自我,即欲望的主体,只能通过无意识的分析来接近。无意识是欲望的领域,它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通过分析梦境、自由联想和移情等无意识的材料,我们可以绕过镜像自我,触及到真正的自我。
我们应当去做观念的反思,人们通常在文字阅读中进行反思,但这是很难的。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反思却较容易,但前提那是你所爱之人。
比如一对情侣,他们通过双方的结合就把主体空间扩大了,这样就会把那个虚假自我弱化(因为都去关注对方了)。这样就会去放大观念,从而反思观念。而又由于两者互为镜像,所以就在一种我替你反思,你替我反思的模式中去了。然后再去提出,从而达到一种“指正”的效果。
当然这种通过他人进行的反思,可遇不可求,并不是任何人是可以去共享“自我”的。我们还是把反思主要集中在文本中观念的反思,总的来说,不触及到自我,无论是虚假的或真正的自我。
也就是不要有“我是什么样的人?我为啥这样想?”这样的反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反思的时候不要用“我”,到时候直接进行反思就行了。如果遇到关于“我”的观念,那也要将这个“我”悬置起来反思,或者直接作为一个符号的“我”进行反思。因为反思自我会伤到我,即使那个伤是假的,但又基于整个“现实”都是假的,所以假的也得是真的了,就像人格的自卑。
因此,拉康认为不要反思自我,而是要通过无意识的分析来接近真正的自我。